苏州博物馆“佛陀 • 中国”展览,艺术家李真作品对话甘肃省博物馆藏早期佛教文物展名|佛陀 · 中国 – 甘肃省博物馆藏早期佛教文物展

主办单位|苏州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

协办单位|亚洲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Mar 30, 2019 (六) – May 26, 2019 (日)

开幕式|Mar 29, 2019 (五) 4pm

展览地点|苏州博物馆负一层特展厅

                   苏州市东北街204

「佛陀.中国—甘肃省博物馆藏早期佛教文物展」于3月29日在苏州博物馆开幕隆重开展,此次展览由苏州博物馆及甘肃省博物馆主办,亚洲艺术中心协办,共展出甘肃省博物馆35件早期佛教文物及艺术家李真7件精选早期佛教雕塑。展览将延续到2019年5月26日。

此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佛的形象」、「佛的铭记」、「佛的言教」、「佛陀·中国」。前三部分分别展示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佛头、佛塔、碑刻及佛经;最后一部分则展示艺术家李真作品,意在通过展示现当代语境下的佛教造像艺术,以实现古今对话。

艺术家李真作品《托塔》与甘肃博物馆馆藏佛教文物并置,形成古今交锋。

水月观音

1992 铜雕 75x36x128cm

汉唐时期,西域的文化与商品大多经由「丝绸之路」进入到中国。现今的甘肃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过程中,甘肃全境是最早得闻佛法的地区之一。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佛教经典、造像等文物十分丰富,此次展览特别从中选择三十五件精美的早期佛教文物,以「佛的形象」、「佛的铭记」、「佛的言教」为主线,展现中国早期佛教发展的源流与历程。其中北魏的彩绘石雕释迦多宝佛座像和北魏两尊彩绘影塑供养菩萨像为国家一级文物,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配合甘肃省博物馆早期佛教文物的展示,本次展览还展出了著名艺术家李真早期创作的七件作品。李真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佛陀 • 中国」的创作,其中蕴含着当代人对佛教文化与艺术的独到理解。

此次展览希望通过展示甘肃出土的早期佛教造像和李真的创作作品,让观众对早期的佛教艺术,以及甘肃在佛教传播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托塔

2010 铜雕 47.5x30x168cm

未来佛

1997 铜雕 18x17x65cm

大士骑龙、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套组

2001 铜雕 118x40x55cm

在本次展览的陈列上,艺术家李真作品与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之早期佛教文物并置,在时间关系上则与千年美术形成交锋,如与其后的怀素草书相互辉映——怀素作为一代书法名家,也精于对佛学的研究,着有多部佛经律典。此次展览与震旦博物馆李真个展的呈现一脉相承,形成了超时空的、浸入式古今对话,承前启后,可谓巧妙。

藝術家課堂

时间|2019年5月19日

主讲人|李真(艺术家)

地点|忠王府忠教育活动室

(具体活动信息以苏州博物馆官网为准)

李真(b. 1963 )

李真,1963年生于云林,1981年毕业于大甲高中美工科。现工作及生活于台中。个展包括:「古往今来—李真个展」(震旦博物馆,上海,2018)、「『世』— 一场自愿非愿的游浮」(台北当代艺术馆,台北,2017)、「荒徒—李真凡夫系列首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4)、「华人艺术纪—李真文献展」(亚洲艺术中心,台北,2013)、「既重又轻—李真2013巴黎凡登广场大型雕塑个展」(凡登广场,巴黎,2013)、「造化之不生不灭:千岁与草民」(弗莱伊美术馆,西雅图,2012)、「大气—李真台湾大型雕塑首展」(中正纪念堂,台北,2011)、「李真:精神.身体.灵魂」(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2009)、「神魄」(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08)、「寻找精神的空间」(中国美术馆,北京,2008)、「虚空中的能量」(威尼斯未来展望美术馆,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2007)。群展包括:「佛陀.中国—甘肃省博物馆藏早期佛教文物展」(苏州博物馆,苏州,2019)、「文兮归来—中国当代艺术展」(深圳美术馆,深圳,2016)、「蜕变 — 中国-义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马奈草地美术馆,北京,2016)、「枕流漱石 – 当代文人艺术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5)、「文化.精神.生成」(威尼斯莫拉宫殿,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2013)、「中国当代艺术前沿展 1966-2006」(路易斯安那现代美术馆,哥本哈根;以色列博物馆,耶路撒冷,2007)、「威尼斯第十届国际雕塑及装置大展OPENASIA」(威尼斯,2007)、「虚拟的爱—当代新异术国际展」(当代艺术馆,台北,2004)、「威尼斯第七届国际雕塑及装置大展OPENASIA」(威尼斯,2004)、「无疆界的中国—华人当代艺术联展」(苏富比曼哈顿总部,纽约,2001)。作品收藏于:高雄市立美术馆(高雄)、奥兰斯卡基金会(日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