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策展研究計畫第一回「策展身份」:物質與製圖

出品人|李小山

總策劃|林書傳、徐軒露

策展人|康學儒

藝術家|杜雨青、葛雅靜、姜吉安、那林呼、郎粲、劉雨佳、王甯德、王若含、伍偉、楊心廣、張佳星

展覽時間|2018.4.20 – 5.3

展覽地點|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 2號展廳

姜吉安 光影法 No.1 165x65x40cm 現成品繪畫 2007-2009

半個多世紀以前,圍繞什麼是構成繪畫特有的屬性有過巨大的爭議。時過境遷,再談什麼是繪畫,什麼是裝置,什麼是影像等,顯得極其不明智的,一方面用材料類型來談藝術,無異於自套枷鎖,似乎只有保守的學院主義還在這麼堅持。另一方面,什麼是繪畫似乎又是個不言自明的事實。那些千篇一律掛在牆上的有色彩有圖像的不就是繪畫嗎!毫無疑問,掛在牆上的那些的確是繪畫。但我們要明白,那是多少年來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被規定了的繪畫;是被格林伯格所定義的平面性的繪畫。那麼,脫離了平面畫布和色彩之外,是不是還存在一種繪畫的東西。當然,這麼說的時候,我們必須把繪畫放到它的原初,這樣我們才會意識到,繪畫最原始的意義在於製圖,即用某種物質材料製作出帶有某種指示性的圖像。但是,隨著繪畫變成一種獨立的審美產物,原始的製圖被增加了,或者說獨立發展出各種規則,比如,透視、結構、色彩、空間、筆觸、情感等等。這是除了製圖之外人們賦予繪畫的東西。因此上,「物質與製圖」所展示的正是這樣一種繪畫,運用各種材料按照繪畫的審美原則來製造得圖像。正如美國藝術家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談論自己的作品時說「新的作品,較之繪畫,顯然更像雕塑,卻更接近繪畫。」在這裡,如果把雕塑換成其裝置、攝影、影像,這句話依然成立。

光影法 No.1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