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采本位 2014-2   2014   複合媒材  100X100cm

展名:本位.色焰—李錫奇八十回顧展
展覽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 1F 台北市南海路49號
展期:2016.04.22 – 2016.06.05
開放時間:10:00~18:00

李錫奇屬於台灣後現代時期的藝術家之一,1938年出生於金門古寧頭,畢業於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校(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科。1958年與陳庭詩、楊英風等人共組「現代版畫會」,亦為「東方畫會」中後期的重要成員,推動著台灣美術現代化進程。他不僅做為一位藝術家,同時也曾經營畫廊,拓展國內現代藝術展出的環境與機會,讓台灣藝術家與國際間可以交流與觀摩,海外重要華人如朱德群、趙無極,及大陸、香港、菲律賓、泰國、日本等重要現代藝術家,皆透過他的策展和台灣有了密切的交流與觀摩。

後本位 2000-18   2000   複合媒材  60X62cm

「本位」的涵義在於堅持回歸自身文化的精義,即是在傳統與現代下找尋立足的折衷點,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在西方後現代美術發展之下,藝術家在尋求新的自我辨認的過程。作品的視覺上仍保有基本的幾何圖象,含圓亦有方,有時以漸層創作出圖案的消長與漸進;或時不時的輔以鮮明的色彩對比及抽象圖形。李錫奇在創作出一系列反映出對現代藝術理念的堅持與本位思考的作品的同時,也反映出他自西方抽象主義開始,一路探索至普普的過程。

此次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回顧展,志在呈現一個為期六十年的漸進時空,並以媒材的多樣作為橫向的延伸。選件作品共有80件,涵蓋了木刻版畫、複合媒材、絹印版畫,又以大書法、水墨、漆畫作為三大類。大書法多以噴漆上彩,採取書法的形式,用簡潔的型態來解構了文字本身的意義,專注於流動的線條表現,直接地運用了傳統來創建嶄新的視覺語言的質素。漆畫多利用漆黑厚重的皺褶、光亮的肌理,在現代結構與原始圖騰交替融會之中,重寫表現方式。李錫奇的實驗性精神與多元的外在環境造就他樣貌多變的作品。

漢采本位 2012-2   2012   複合媒材  96.5X1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