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莫尔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刘丹:新山水和古代大师」展名:刘丹 - 新山水和古代大师 策展人:马熙乐 (Shelagh Vainker) 阿什莫尔艺术和考古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 展览时间:2016.10.20 - 2017.2.26 展览地点:牛津大学阿什莫尔艺术和考古博物馆 英国牛津市博蒙特街2PH 牛津大学阿什莫尔艺术和考古博物馆于2016年10月20日在中国绘画馆 (Gallery 11) 展出刘丹从1992年到2016年之间创作的十九幅作品。这是目前在欧洲公立博物馆举办的首个刘丹独立画展。此次展览得到伦敦 Eskennazi 和 Xiling Collection 的特别支持。展览为期五个月,到2017年2月26日结束。除刘丹的绘画作品之外,与之创作相关的一些西方绘画作品,如波提切利,达芬奇和拉斐尔的馆藏绘画一并展出。策展人为牛津大学阿什莫尔艺术和考古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马熙乐 (Shelagh Vainker),她撰写的展览图录 “刘丹:新山水和古代大师” 于展览同期出版。 刘丹是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艺术家之一。他是同时代画家中的先行者,以传统媒介进行新水墨创作。作品讲究构图严谨、笔法细腻,巨幅作品居多。刘丹对十四到十六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和宋元绘画同样都特别感兴趣,他的作品中蕴含着这两种趣味。 刘丹在中国、欧洲和北美各地的博物馆和画廊都曾举办展览,在蓬勃发展的全球艺术市场中没有任何其他画家能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获得如此成功,而他的个人经历使他与其他中国当代画家迥然不同。他出生成长于江南古都南京,亦为文学腹地。在孩童时期,刘丹在父母离家工作时多由祖父照看,由此接受了多方面的儒家传统教育。其中包括书法,不仅掌握用毛笔书写的基本技巧,也为后来学国画打下很好的基础。在毛泽东宣告文化大革命时代 (1966-76) 的到来时他十三岁,正逢中国年青一代被迫中止教育。 在当了两年红卫兵后,刘丹在江苏乡下插了十年队。其间偶有学习的机会--大多得自被红卫兵查收和废弃的书籍。其中包括欧洲历史、文化等译作,间或有一些艺术书籍。刘丹所能接触到的唯一的西方艺术图像是一套文艺复兴绘画的黑白照片,从一个朋友的书上复制而来并在学生间辗转流传。文革结束之后他开始在江苏画院接受正规的绘画教育,这时正赶上国家美术教学体系中对西方模式的应用。这些经历使刘丹在同时代艺术家中脱颖而出,兼有两种艺术传统。 1981年刘丹由南京迁往夏威夷,在2005年回到北京之前,他在夏威夷和纽约两地已居住和创作长达二十多年。在夏威夷旅居期间,刘丹实现了绘画观念上的突破,成就了他的独特画风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尤其是,他观察到石头作为山水画的基本构成要素,并不是静止的形体,它会随着观者的角度而变化。自唐 (618-906)
艺术家消息
艺术家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