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誕.巴瓦瓦隆

1963-   藝術家CV

伊誕・巴瓦瓦隆出生於臺灣屏東三地門鄉達瓦蘭部落,成長於部落公認的Pulima藝匠家族,浸淫於排灣傳統藝文表現形式的生活,也奠定了未來藝術創作的基因;就讀玉山神學院與台南神學院接受神學教育時,啟迪了他對生命哲學、宗教藝術的思考。除了寫詩、寫散文外,其亦精於影像詩意美學的紀錄片導演,也因長期紀錄、學習排灣族雙管口、鼻笛,文化部頒授其成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傳習者,而藝術作品以創發的「紋砌刻畫」為其獨樹一幟的藝術表現形式。

伊誕的藝術創作,寄寓深刻的文化主體性格,也具對社會、對生態關懷的反思。1990年代的臺灣原住民還我土地與正名運動時期,即以族人的精神象徵百合花,創作凝聚認同的海報與T恤;他善於表現台灣原生百合花的多種文化意象與神情,透過擬人化的視覺律動,創造人與自然生態間的和諧性;母體文化Vecik(線條、圖紋、文字)的美學概念滋長其藝術表現的探索,2009年伊誕以雕刻刀為筆,木板為畫布,創發「紋砌刻畫」,定錨其在視覺藝術創作技法與表現形式。「紋砌刻畫」展現了造物者在自然與土地的「紋」路、石板屋疊「砌」的文明質感,伊誕「刻」下深厚的文化精神、「畫」出寬廣的藝術血脈。

藝術家近年重要參展經歷包括2021年台北亞洲藝術中心旗艦空間開幕展「『越界』~在砌時變局中縱橫—亞洲藝術中心台北旗艦空間開幕展」、2018年華沙現代美術館「一獸、一神、一線」國際聯展;2017年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活力島嶼—生命禮讚」開幕動畫視覺設計、澳洲查爾斯達爾文大學駐校藝術家、第九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以〈相遇在那端森林〉為台灣代表焦點導演、2014年法國自然與森林藝術節駐村創作、臺灣美術雙年展「臺灣報到」;個人展覽為2018年交通大學藝文中心「閱讀原味」、2017年國父紀念館「凝視台灣百合」、2016年靜宜大學藝文中心「相遇在那端森林」、2014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山上的風很香」等。除了自身藝術發展外,近年並擔任大山地門藝術家聯展協同策展人,是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向外拓展的重要協調者之一。

ARTWORKS

山上的風很香

種子與夢

百合花有話說

姱容修態

我心中的那畝田(一)

我心中的那畝田(二)

在山的那邊 我看見光(一)

在山的那邊 我看見光(二)

我的心靈聖山(一)

我的心靈聖山(二)

她的溫度 讓我持續前進

我存在 我自在

這季節 我要去過冬

我觀看 畫中話(一)

我觀看 畫中話(二)

我觀看 畫中話(三)

天地之間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