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 如山之想六十年-莊喆個展
藝術家 莊喆
展期 Jan. 15, 2020 – Mar. 1, 2020
地點 亞洲藝術中心 台北二館
開幕 Jan. 15, 2020 (Wed) 16:00- 21:00
地點 亞洲藝術中心 台北二館

如山之想60年─莊喆個展

展名「如山之想60 年」來自作品〈如山之想〉。〈如山之想〉是莊喆1960年的創作,除可視為抽象山系列「山想」的起點,更可視為他抽象創作的開端;本次展覽共計展出十四件作品,「山想」系列的其中六件乃由莊喆親自為本展挑選,從上世紀六〇年代至2019 年,橫跨一甲子,在每個十年間都精選一張代表性的畫作:〈初始〉1962、〈影〉1979、〈珠露滿山〉1987、〈春之道〉1991、〈深〉2001 及〈醒〉2019,除了與〈如山之想〉產生呼應與連結外,更試圖牽引觀者從「山」的思維去探究莊喆抽象畫背後所蘊含的語境與意識。

山,對於莊喆來說,是一種生命經歷,也是一種繪畫意識的辯證。在他過往的成長歷程中,與「山水」有密不可分的干系,包括現實生活的居住場域;又或因父親莊嚴(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關係,能時常接觸中國古代名家的山水畫作,如他所敬仰的石濤、八大、徐渭、陳洪綬等;山,儼然成為日後莊喆繪畫中的東方文化象徵,更奠定成為他創作養分的泉源。莊喆1958年於師大藝術系畢業後,隨及加入五月畫會,在1960年的第四屆五月畫展中,是他首次以抽象形式的作品展出,但此時他的創作還處在一種「自省」的狀態,思考中國繪畫與西方思潮衝擊的矛盾與兼容性;自此的十年間,莊喆就在這種困境的狀態游移,意圖在畫面中尋找某種真實的存有,更試圖從媒材及繪畫工具去重構中國畫的定義。他認為:

「中國畫過去的主力不能不說是以山水為重點,所以在下意識裡已經有重新表現山水的想法,……」

1977年的〈迷霧〉標記了莊喆的一大突破,他的抽象畫開始使用油彩與壓克力,並將書法融入在「筆勢」中展現,擺脫了六〇年代的文字入畫融合拼貼及水墨;在媒材運用過程中,他變化萬千的顆粒色點和肌理反映出流動的空氣感,表達「抽象」與「山水」更真切的意涵;一種非人為的自然狀態,回歸到繪畫的初始,這也就是莊喆力圖傳達的「真實」。本展中的〈風景十〉1972、〈風景 77-8〉1977、〈抽象〉1989、〈碧水綠蔭〉1989、〈隔山有雨〉1993、〈餘暉萬鈞〉2007,無不是在抽象形式基礎上借由畫面的構成讓繪畫之道與自然之道的精神並行呈現,由外觀自然深入至精神自然,在虛靈轉潤顯出獷悍之昂揚氣勢,抑揚頓挫伴隨色彩的恣意放縱,在空間中走向近乎狂喜之狀態,實為藝術家頓悟的智慧。

綜觀莊喆的繪畫發展歷程,從六〇年代即以前衛的思想及畫風,在那衝擊蕩漾的年代取得畫壇主流的地位,領銜台灣現代繪畫運動從媒材到觀念意識的轉變;他長期致力於繪畫與抽象的探討,且一貫地從抽象表現手法捕捉中國山水,或說東方繪畫精神的真實性;足以體現這位學術與繪畫並進藝術家超越時代的先見。

ON-SITE
ARTWORKS

如山之想

初始

珠露滿山

春之道

迷霧

風景十

風景 77-8

抽象

碧水綠蔭

隔山有雨

餘暉萬鈞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