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 2024年度展
亚洲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于2024年10月19日举办“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 2024年度展”。本次展览由张新英担任策展人,展出十位艺术家陈茂山、何辰昊、黄思炎、卢丽媚、刘晓鑫、王玲、魏泉、武艺、王怡宁、朱珂橙共计八十余件水印木刻作品。
.
我为什么要发起 “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
陈琦
中国是版画的发明国,传统版画艺术有绚烂璀璨的历史。在世界版画图谱上,形成了以铜版、石版、油印木刻为主的西方版画语言样式和以中国木版水印为代表的东方版画语言样式两大板块。从某种角度上说,水印木刻绝非是单纯的技术版种,而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外化。水印木刻对在国际版画界中展现中国版画的艺术形象、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水印木刻的推广与传播工作,我把它当作自己教学和创作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我知道这是一项漫长而又艰辛的工作,水印木刻创作及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且进程缓慢,很难快速取得实质性成果。
2019年始,我每年岁末创作一件以“瑞雪迎新”为题材的水印木刻作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用于“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的展览和出版,希望以自己绵薄之力鼓励年轻艺术家投身于水印木刻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从而推动中国水印版画艺术事业的发展。
2021年6月,首届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年度展开展,段少锋作为首届策展人,以“第四代·图像与媒介”为题,将目光聚焦于艺术学院青年教师这一群体,提出并讨论“第四代水印木刻艺术家”,将他们置身于历史和文脉发展的线索中,在呈现第四代的同时,追溯了第四代之前的当代水印木刻教育发展史,展望未来水印教育和创作的可能性。
2022年9月,第二届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年度展由冯石担任策展人,以“弥散的边界”(视觉繁衍 – 肉身经验)为崭新的学术方向,将千年水印放置于当代史、全球史乃至个人史的庞大语系中,以期重新发起对作为独属于东方的“痕”的艺术的水印木刻之于“印刷技术 – 媒介艺术 – 精神繁衍”的再讨论。
2023年10月,第三届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年度展策展人王正一,将目光重新聚焦于水印木刻的艺术本体,以“流动的本源”为主题探讨水印木刻本体演进问题,进一步讨论从“本体自觉”通向“文化自觉”的路径。
2024年,本届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年度展,策展人张新英将以“生长的理性”为核心词汇,围绕当代水印木刻艺术语境与生态这个本体内容,从水印木刻生态、历史、基础理论与批评多个层面展开学科式的讨论。
目前,已有四十位青年艺术家受邀参加了该学术项目,展出二百四十余件作品。2024年 5月《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特展》受邀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开展,意味着该项目计划逐渐得到学界的认可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感谢支持“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的艺术家朋友和艺术机构,感谢中央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亚洲艺术中心的鼎力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国水印木刻艺术繁荣贡献一己之力。
.
前言
张新英
水印木刻素为中华传统文化流转之重要载体,兴于唐宋之佛教雕版、盛于明末之戏曲插图、繁于明清之诸类画谱,均让水印木刻与文化的东方性之间产生了重要羁绊。20世纪初,鲁迅先生在引入现代版画的同时,亦倾心拯救中华传统文化遗存,同郑振铎先生一道编印《北平笺谱》,重印《十竹斋画谱》,传统水印技艺焕发新的生机。进入21世纪,水印木刻艺术创作全面进入当代语境,年轻一代版画家将水印木刻作为具有传统文化因子的艺术媒介来进行观念性创作,赋予水印木刻既超越于传统也迥异于其他现代版画形式的当代性。水印木刻遂脱离传统的功能性复现以及对绘画的工具性依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糅中找到支点,形成自身独立的审美和观念体系。
21世纪的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思潮冲击与阵痛反思之后,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传统,并企望从中找到本民族的精神特质和价值核心,当代水印版画内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外化于西方现代哲学诸思潮的广泛影响,遂成为当代语境中文化东方性阐释的宠儿。版画家们或追溯传统的水印技术传播性功能,或深挖水印木刻的传统文化精神阐释,或彰显水印木刻的传统工匠精神,或从绘画语言的层面,试验着水印木刻语言表现的内核和外延,从而构成了当下水印木刻发展相互交织又异彩纷呈的多维态势。本次参展的十位青年水印木刻家于上述水印木刻当代表现中各有侧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下中国水印木刻尤其是青年水印木刻群体的艺术追求和思想境界,同时也为近一个世纪的文化”东西”之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样本。
时代发展和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歇,人类的视野和理论观念也在这发展中不断生长并永恒变化着。当代水印木刻作者在知识结构上学贯中西,在文化修养上遍阅古今,其创作背后的理论支撑也呈现着杂糅的复合态势。本次展览谨以“十竹斋”、“佛洛依德”、“郭熙”、“海德格尔”这几个在当代水印木刻创作中影响深远的文化或理论形态作为样本,对当下青年水印木刻创作的多维状态进行隐喻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