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 静水流深——亚洲艺术中心四十周年特展
艺术家 陈庭诗、杨英风、朱为白、庄喆、冯钟睿、李玉双、王劼音、杨识宏、马树青、沈勤、陈琦、陈淑霞、桑火尧、李真、蔡小松、沈克龙、王绍强、陈焰、管伟邦、余旭鸿、杭春晖、郭健濂
展期 Oct.22, 2022 ~ Dec.11, 2022
地点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静水流深——亚洲艺术中心四十周年特展

亚洲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于2022年10月22日至12月11日举办“静水流深——亚洲艺术中心四十周年特展”。“静水流深”意寓表面不动声色,胸中却有万千丘壑与人生智慧,以此为展览主题,是基于亚洲艺术中心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广当代语境下探讨中国文脉的艺术家,以及东方美学精神的探寻,以静水流深的艺术情怀持续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展览邀请亚洲艺术中心多年来代理合作具有代表性及独特艺术面貌的重要艺术家:陈庭诗(1913~2002)、杨英风(1926~1997)、朱为白(1929~2018)、庄喆(1934~)、冯钟睿(1934~)、李玉双(1935~)、王劼音(1941~)、杨识宏(1947~)、马树青(1956~)、沈勤(1958~)、陈琦(1963~)、陈淑霞(1963~)、桑火尧(1963~)、李真(1963~)、蔡小松(1964~)、沈克龙(1964~)、王绍强(1969~)、陈焰(1970~)、管伟邦(1975~)、余旭鸿(1975~)、杭春晖(1976~)、郭健濂(1977~)共二十二位。上述艺术家出生于二十世纪一〇至七〇年代,年龄横跨半个多世纪,他们在数十年的艺术探索中形成各自独特的审美观点与实践经验,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洞见与创造性融合于艺术创作之中。

“历史永远是一面镜子,映射着当下,也为未来开启一抹亮光。”

亚洲艺术中心1982年于台北成立,作为长期从事现当代艺术研究和推动的综合性艺术机构,始终秉持眼光、诚信、专业的运营理念,以现代与当代风格并行,学术与市场层面并重的原则,致力于通过举办高质量展览、代理优秀艺术家及呈现多元艺术文化项目来推动中国及亚洲乃至全球现当代艺术的交流与发展。

2022年是亚洲艺术中心自成立的第四十年(1982~),也是亚洲艺术中心北京空间成立的第十六年(2006~)。从1982年至今,数十载兢兢业业,从零到一,从无到有,已逐渐地建构自身的独特艺术生态面貌以及坚实的艺术家与收藏家群体。亚洲艺术中心幸运地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见证者,同时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及推动者。可以说,亚洲艺术中心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转变,而中国当代艺术也见证了亚洲艺术中心的成长与蜕变。

本次展览艺术家为老中青跨世代的组合,除了彰显各年龄代际的艺术家对于自身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充分融合东西方美学思想后在艺术语言及形式上另辟蹊径的创新,更寄托着对中西结合的美学方向的坚定信念及薪火相传的美好祝愿。我们试图通过此展览在当今多元艺术的潮流及面貌中展现亚洲艺术中心及其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认知与态度。展览也将同步呈现亚洲艺术中心从1982年至今为止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通过重要历史事件的回顾,思索当下及展望未来。

 

ON-SITE
ARTWORKS

陈庭诗 昼与夜#49-#52

杨英风 龙啸太虚

朱为白 同缘

朱为白 归元(万物归零)

庄喆 翠谷之一

冯钟睿 2019-7-18

李玉双 春天

王劼音 空

杨识宏 无限的天空

杨识宏 惊艳

马树青 凹凸2022-5 & 2022-6

沈勤 山(2022)

陈琦 万物

陈淑霞 东渐

李真 天空

桑火尧 静悄悄的世界

蔡小松 气淑年和

沈克龙 藏

王绍强 烟松·2022之三

陈焰 息羽听经之二

管伟邦 一林竹影

余旭鸿 雁山登临之二

杭春晖 关于材料的绘画 2022-1

郭健濂 一帘瀑布之七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