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 靜水流深——亞洲藝術中心四十周年特展
艺术家 陳庭詩、楊英風、朱為白、莊喆、馮鍾睿、李玉雙、王劼音、楊識宏、馬樹青、沈勤、陳琦、陳淑霞、桑火堯、李真、蔡小松、沈克龍、王紹強、陳焰、管偉邦、余旭鴻、杭春暉、郭健濂
展期 Oct.22, 2022 ~ Dec.11, 2022
地點
亞洲藝術中心(北京)

靜水流深——亞洲藝術中心四十周年特展

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佈於2022年10月22日至12月11日舉辦“靜水流深——亞洲藝術中心四十周年特展”。“靜水流深”意寓表面不動聲色,胸中卻有萬千丘壑與人生智慧,以此為展覽主題,是基於亞洲藝術中心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廣當代語境下探討中國文脈的藝術家,以及東方美學精神的探尋,以靜水流深的藝術情懷持續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展覽邀請亞洲藝術中心多年來代理合作具有代表性及獨特藝術面貌的重要藝術家:陳庭詩(1913~2002)、楊英風(1926~1997)、朱為白(1929~2018)、莊喆(1934~)、馮鍾睿(1934~)、李玉雙(1935~)、王劼音(1941~)、楊識宏(1947~)、馬樹青(1956~)、沈勤(1958~)、陳琦(1963~)、陳淑霞(1963~)、桑火堯(1963~)、李真(1963~)、蔡小松(1964~)、沈克龍(1964~)、王紹強(1969~)、陳焰(1970~)、管偉邦(1975~)、余旭鴻(1975~)、杭春暉(1976~)、郭健濂(1977~)共二十二位。上述藝術家出生於二十世紀一〇至七〇年代,年齡橫跨半個多世紀,他們在數十年的藝術探索中形成各自獨特的審美觀點與實踐經驗,對於傳統文化的深刻洞見與創造性融合於藝術創作之中。

“歷史永遠是一面鏡子,映射著當下,也為未來開啟一抹亮光。”

亞洲藝術中心1982年於臺北成立,作為長期從事現當代藝術研究和推動的綜合性藝術機構,始終秉持眼光、誠信、專業的運營理念,以現代與當代風格並行,學術與市場層面並重的原則,致力於通過舉辦高質量展覽、代理優秀藝術家及呈現多元藝術文化專案來推動中國及亞洲乃至全球現當代藝術的交流與發展。

2022年是亞洲藝術中心自成立的第四十年(1982~),也是亞洲藝術中心北京空間成立的第十六年(2006~)。從1982年至今,數十載兢兢業業,從零到一,從無到有,已逐漸地建構自身的獨特藝術生態面貌以及堅實的藝術家與收藏家群體。亞洲藝術中心幸運地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見證者,同時也是積極的參與者及推動者。可以說,亞洲藝術中心見證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與轉變,而中國當代藝術也見證了亞洲藝術中心的成長與蛻變。

本次展覽藝術家為老中青跨世代的組合,除了彰顯各年齡代際的藝術家對於自身傳統文化的傳承及充分融合東西方美學思想後在藝術語言及形式上另闢蹊徑的創新,更寄託著對中西結合的美學方向的堅定信念及薪火相傳的美好祝願。我們試圖通過此展覽在當今多元藝術的潮流及面貌中展現亞洲藝術中心及其藝術家們對藝術的認知與態度。展覽也將同步呈現亞洲藝術中心從1982年至今為止四十年來的發展歷程,通過重要歷史事件的回顧,思索當下及展望未來。

 

 

ON-SITE
ARTWORKS

陳庭詩 晝與夜#49-#52

楊英風 龙啸太虚

朱為白 同緣

朱為白 歸元(萬物歸零)

莊喆 翠穀之一

馮鐘睿 2019-7-18

李玉雙 春天

王劼音 空

楊識宏 无限的天空

楊識宏 驚豔

馬樹青 凹凸2022-5 & 2022-6

沈勤 山(2022)

陳琦 萬物

陳淑霞 東漸

李真 天空

桑火堯 靜悄悄的世界

蔡小松 氣淑年和

沈克龍 藏

王紹強 煙松·2022之三

陳焰 息羽聽經之二

管偉邦 一林竹影

餘旭鴻 雁山登臨之二

杭春暉 關於材料的繪畫 2022-1

郭健濂 一簾瀑布之七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