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 山魂
艺术家 杨英风
展期 2024.07.13 – 09.01
开幕 2024.07.13(六)4:00 p.m
地点
亚洲艺术中心(台北)

杨英风 — 山魂

亚洲艺术中心甫宣布正式代理已故大师杨英风,将于 2024 年 7 月 13 日至 9 月1 日,举办继 2007 年以来在亚洲艺术中心 ( 台北 ) 的第二次个展‘山魂’,本展与国立历史博物馆同期展出的‘英风百年 — 杨英风艺术大展’相呼应,将呈现杨英风在 1960 年代创作的‘书法系列’及‘太鲁阁山水系列’铜雕作品。

1962 年是杨英风离开‘丰年社’ 全心投入艺术创作的转捩点,也是作品表现由‘形象’走向‘意象’的过渡期。此前的雕塑作品,或为抽象或写实的形象雕塑,此时开展的‘书法系列’,藉由书法线性形成一种意象的雕塑,由‘实’过渡到‘虚’,游走和缠绕的线性造型形成了空间,着重于作品的精神性,是全新的尝试与突破。‘牛’是杨英风早期热爱的创作题材之一,以新的创作方式来重新描绘别具意义,与过往塑造牛的壮硕不同,“卖劲”运用线条刻画出执着与倔强的内在性格,对应了华人勤俭、奋斗的特质。以狂草笔法塑其字义的“运行不息”,在三维空间里书写出超越小我而升华的意气风发;“如意”的线条自由流动的伸展,作品本身的空间结构与外在环境相互融合,创造出了扩展领域的绝对空间,这两件作品亦曾参展 1963 年第七届的“五月美展’。

同时,因受邀成为中国文化学院 ( 现文化大学 ) 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委员,杨英风在1962年亦展开对殷商时期上古雕塑研究,发表以1963 年金马奖为代表作的数件殷商风格作品,而殷商的纹饰也成为他后续创作的重要元素。旅义三年返台后,杨英风应花莲荣民大理石工厂厂长之邀担任顾问,成为台湾第一个将文化引入产业的艺术家,在花莲工作和生活期间,他完全震慑于太鲁阁山水鬼斧神工的气势和伟大。在欧洲的所学和见闻,连结到返乡后大自然带来的感动,杨英风的‘太鲁阁山水系列’创作自 1969 年展开。保丽龙是当时工业开发的新媒材、提炼石油的副产品,在其中看到雕塑可能性的杨英风,用电热细铁线来切割进行创作,塑造出山岩削壁的丰富形态,并在外壁刻画着古老的云纹。

这次展出的作品“水袖”,可说是结合了阳刚的山势与京剧中水袖的秀逸而成,像是宽袖一举撒开的皱褶,高度律动的美感绵延不绝,呈现出自信与豪迈;“太鲁阁峡谷”、 “造山运动”、 “山水 ( 一 ) ”是以俯角观看的作品,如凌空观赏缩小的太鲁阁峡谷一般,想像走在峡地之间,彷佛真实置身其中;“梦之塔”则是该系列最早抽出的一支独峰,是将雕塑建筑化的代表作之一。杨英风的‘太鲁阁山水系列’前后发展大约十年,透过意念的掌握,表达了面对故乡风景的体验与感受,是其创作生涯中兼具感性与理性思维的呈现。这样的‘景观雕塑’在艺术史上相当罕见,不仅仅是立体地貌的再现或是细致的雕刻技巧,而是大自然气韵的展现。

 

杨英风 ( 1926-1997 )

杨英风,字呦呦,曾先后求学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现国立东京艺术大学)、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并于六十年代前往义大利国立罗马大学雕塑系及罗马造币学校进行艺术研究。除了曾任教于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 ( 现国立台湾艺术大学 ) 、淡江大学、铭传大学,亦于海内外数十次展出,包括1970年于日本大阪万国博览会代表作‘凤凰来仪’景观雕塑。杨英风一生创作二千五百余件,包括漫画、版画、雕塑、雷射艺术、景观雕塑与建筑规划等各类作品,获殊荣无数,是台湾战后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对大自然的喜爱,源自幼时生长于钟灵毓秀的宜兰,日日与山水为伍,使他在泥塑及剪纸中蒙发了热爱艺术之芽。在东京美术学校建筑系的求学历程,以及义大利旅居三年的经验,使杨英风体认到东、西文化及美学的差异,舍西方科技及物质的过度使用与发展,而渐渐地领悟中国哲思追求人类 ( 微观 ) 与自然环境 ( 宏观 ) 交融、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之哲理。

ON-SITE
ARTWORKS

如意

卖劲

运行不息

水袖

有容乃大

山水 ( 一 )

造山运动

太鲁阁峡谷

龙穴

南山晨曦

梦之塔

太极 ( 一 )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