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 越界
艺术家 胡为一
展期 Nov. 6, 2018 – Jan. 6, 2019
开幕 Nov. 6 (Tue.)  4pm
地点 亚洲艺术中心(上海)

越界

胡为一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荣幸地宣布我们于2018年11月6日举行胡为一个展“越界”。这是胡为一继2015年同名个展后,在亚洲当代艺术空间的第二次个展。胡为一的艺术实践结合多种媒介,包括摄影、影像、装置、雕塑和声音。延续了作品“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新展 “越界”将伤害、光、制约等元素串联,而带来的非常态紧迫感,在不同媒介的交织呼应下,开启了一个奇幻却又暗含冷厉的交替场域。在层层无形的危险之中使观众与作品形成自由的错位,挑战观看的规则与方式。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月6日。

围绕着展览空间的架构,作品“越界”在展场中心构建起一个宛如牢笼的大型装置。作品垂直而下,如矩阵般规整的布局暗中约束了观众的观看顺序,在视觉、声觉、触觉多重感官相互作用下形成一个紧张暗含危险的场域,防卫用的尖刺、闪烁的光影伴随者萦绕回荡的高压电声不断交错,看似梦幻奇妙,其实是交替着战争的紧张和节日的狂喜,这是对秩序与常态、冲突与排斥的重新组合,而“越界”在此得以体现。同时,观众不经意走入也如牢笼枷锁般的被制约其中。

与“越界”相呼应是环绕在三面墙的摄影作品组“触角”,绚丽的鲜花在串联中将展场再度环绕,而当观众再度越界身陷这个奇幻场域之中后,才发现勾连起画面的丝线是一道道的闪电。“自然”与“人造”间瞬间的残损,不可调和的关系将画面带来的浓厚视觉感从而形成第二次矛盾。同时在对应墙面上的“装扮”则在层层递进中将彩灯与植物再次串联。躲藏在盆栽中的人体部位在宛如星空的场景装扮下,营造出更为怪诞诡异的不和谐感,恍如魅影,与带刺的彩灯肆意地缠绕,在纠葛中揭开了更为紧张的一幕,将“越界”非常态体验延续嫁接到二维感观中。

在不断的越界中,奇妙、紧张与伤害感辗转跨越彼此的界线,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神秘而被制约的双重场域。而在层层条流线的串联交织中,艺术家理性的布局与感性的情感交融,在场景的不断切换中重构观看的定义。

关于艺术家

胡为一1990年生于上海,2013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6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获硕士学位。 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个展包括:“越界”(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上海,2018)、“胡为一对话Yoshua OKÓN”(东画廊+Ghebaly 画廊,Condo 上海,上海,2018) 、“胡介鸣、胡为一双人展-想象就是现实”(香格纳画廊新加坡,新加坡,2018)、“低级景观6”(第五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艺术探新单元,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2017)、“例行公事”(东画廊,上海,2017)、“胡为一”(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策划,亚洲艺术中心台北二馆,台北,2015)、“两点之间没有直线”(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5)、“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M50 Art Space,上海,2014)。群展包括:“放纵的超体”(广州chi K11艺术空间,广州,2018)、“Light, Heat, Power!”(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上海,2018)、“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龙美术馆,上海,2018)、“不在服务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18)、“在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杭州,2018)、“One World Expo 2.2: #YOU#ME#ourSELFIES”(香港视觉艺术中心,香港,2018)、“上海星空Ⅱ”(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17)、“海上丹迪——东画廊十周年展览”(东画廊西岸,上海,2017)、“世界史”(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17)、“身体•媒介II”(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7)、“转向: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6)、“我们/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chi K11美术馆,上海,2016)、“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5)、“多重宇宙”(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上海,2014)、“Summer Session驻留项目”(V2媒体艺术机构,鹿特丹,2013)。胡为一于2014年获第二届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

ON-SITE

ARTICLE


ARTWORKS

触角

越界

触角 2

触角 3

装扮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