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台灣現代藝術的濫觴
藝術在台灣發展到1960年代,蓬勃發展的畫會標舉前衛的精神,其後更影響了許多後進創作者。現代藝術觀念的引入,加上東西融合的策略,於此後成為一個極具影響力的主張;亞洲藝術中心透過此展呈現特定的時代精神,邀集王攀元(1909-)、陳庭詩(1913-2002)、楊英風(1926-1997)、丁雄泉(1929-2010)、朱為白(1929-)、霍剛(1932-)、馮鍾睿(1934-)、莊喆(1934-)、李錫奇(1938-)、韓湘寧(1939-)、楊識宏(1947-)11位藝術家之創作,以在1960年代建立藝術家聲譽的創作者為主軸,前後追溯20年,重探現代藝術在戰後台灣的生成與繁衍。
1960年代正有一群創作者在台灣島嶼共享一段特異的政治社會環境並經歷綿密的交流之後,共同促生出新的創作特質與態度。這個展覽的目的便是要勾勒當時現代藝術運動的氛圍。畫會時代的藝術家雖以抽象為主要的藝術語言,然而本展希望擴大到一個更寬廣的面去檢視具有現代藝術精神的創作。本展最年長的藝術家是現年108歲的王攀元,年紀最輕的是69歲的楊識宏,這一段將近40年的差距中,其中以 1960年代李仲生影響下啟動的「畫會時代」作為承先啟後的關鍵。以時間先後梳理,1933年起就讀於上海美專的王攀元受到民初新水墨影響;陳庭詩、楊英風、朱為白、霍剛、馮鍾睿、莊喆、李錫奇、韓湘寧,是1960年代現代版畫會、五月及東方畫會成員,主要成長教育於台灣,他們追求突破各種傳統的束縛;與畫會同世代的丁雄泉旅居歐美,未隨國民政府來台,其恣意揮灑的思想與創作表明了前衛反叛的精神,1970年來台後結識包含東方畫會在內的創作者;於省展獲獎的楊識宏則承接了抽象表現主義的自我風格。
當時這群藝術家雖各自組織畫會但並不各築壁壘,他們跨足其他畫會的聚會、展覽,互相品評,互通聲息,一齊拿出前衛反抗精神來「革命」:質疑中國畫用筆的傳統,質疑學院的教育體制和意識型態。但因多位藝術家後來選擇移居海外,畫會的活動逐漸減少,然而到了海外,華人藝術家們仍多有來往,在歐美和台灣之間,這些旅外藝術家同時是現代藝術觀念的創作者也是信使。
在當代,所謂「中西融合」聽來非但不像是一種創新,反而像是一個陳腐的概念,我們在此時此刻對於某些藝術表現也許並不以為前衛,甚至認為是老生常談,但至今它們的發生其實一直在見證那個時代。此次展覽的「重探」即是要拉出一個現代主義精神在台灣的光譜,回溯遠至戰前現代觀念的萌發、現代藝文知識隨外省人來台所給予的養份、白色恐怖時期創作者的思慮、冷戰時期台灣位居戰略地位主要接收美國資訊而得的新養料、與日治時代遺留的學院保守勢力的對抗,這幾條軸線交疊出特異的時代精神,一場藝術文化革命在1960年代台灣這個殊異的時空,而得以藉由非學院、非傳統、風行全台灣創作者在體制的頻密交流而造就。
本展所突出的現代藝術的魅力在於他隱含的反叛性,自我、具有強烈的觀念性,彼時開拓者胸中的丘壑使他們有勇氣選擇自外於原有的體系,而似乎今日人們願意受科技、媒體、消費決定我們的知識來源、審美的培養及關懷的重心,創作者能否意識到框架的限制?能否讓想像力盡情奔放?能否直面脆弱的心靈?能否放眼歷史文化脈絡後定位自身?
在這個低潮的時代重探1960,我們呈現時代的縮影也聊為現代藝術的發展生涯下一個註腳,也許,能帶給我們新的勇氣。
ARTICLES
ON-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