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變奏
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布《幾何變奏》展覽將於三月九日開幕,本次將包含三位以大膽、前衛的抽象繪畫聞名的藝術家作品,包括台灣藝術家朱為白(1929-2018)、印尼藝術家法賈希迪 (1930-2004) 與韓迪歐 (1926-2010)。這三位出生年份相仿且活躍於同個時代的藝術家,皆是當時藝術領域的先鋒,因其開創性的藝術取徑與技法而享有盛名。
朱為白,本名朱武順,1929年出生於南京,1949年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加入著名藝術家廖繼春的「雲和畫室」,從此開啟六十多餘年的藝術創作生涯。朱為白出身裁縫世家第三代,對於空間主義 (Spatialism) 創始人封塔那(Lucio Fontana) 抱有深厚的敬仰之情。他十分重視布料本身的質地紋理與色彩表現,對此些材質細節的熱愛亦不言而喻。創作時,朱為白常運用具有強烈空間感的材質,美學方面則巧妙地將中華藝術的精髓、細緻的感受性以及自由奔放的書法風格融為一體,透過這些體現「東方精神」的關鍵元素,打造出創新且挑戰正統規範的藝術語彙。東方畫會可說是台灣藝術史上的重要篇章,作為引領風潮的東方畫會成員,朱為白從未就媒介、技法或概念等任一方面自我設限,其恆久不懈的藝術追求,始終專注於探尋體現東方美學及哲學之精神。
本次展覽特別呈現朱為白較少見的玻璃版畫系列。這組看似實驗性質的系列作中,藝術家運用多樣藝術技法,在非典型的玻璃基底上製作拼貼、繪圖、版畫,創造出饒富趣味的紋理,其豐富的層次及細膩的色彩漸變表現令人著迷不已。相較於朱為白廣為人知的畫布切割系列,本系列作雖曝光度較低,卻能夠引領觀眾更全面且深入地貼近、體會、感受藝術家創作取徑的豐富樣貌。
1926年在印尼普哇加達出生的韓迪歐是熱愛音樂的大提琴家,他就繪畫意義上的音樂性進行描繪及探索,使他在印尼藝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創作靈感來自聲響及樂器,透過將音符、和弦及樂器的型態轉譯成抽象的形狀與色彩,鍛造出獨特的視覺語言,而其活潑的動態構圖更是在日惹的藝術家群體中獨樹一幟。韓迪歐大膽突破傳統構圖的框架,以線條格狀結構、梯形三角形的排列、鮮明色彩潑灑等元素來建構畫面的呈現。畫布上的線條交錯以及色塊的疊加運用,使一連串的音符與節奏完美交融成一曲賞心悅目的景象。
韓迪歐拆解風景與地景,提煉出基礎的造型元素,亦即將物件分解成碎片,這些碎片看似尖銳,實際上卻足夠圓潤柔軟,便於塑造調和,以形成和諧的美學形構。他的眾多作品刻意不命名,留給觀眾自行觀看與沉思的空間,而其顯著的特色是各種曲調及即興重複樂段在作品中和諧共存。無論就音樂作曲或就視覺構圖而言,正因各種元素從四面八方而來,匯聚在一起,才造就如此獨具風格的效果。
法賈希迪於1930年於印尼泗水出生,在城市化與工業化的時代背景下提出嶄新的美學理念,是印尼抽象繪畫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法賈希迪以簡潔的構圖聞名,畫面雖然簡單,卻提示著變化萬千的大自然所蘊含的活力脈動與動態。此外,他創作也探討非具象繪畫、染織藝術、伊斯蘭幾何學及設計原則之間的深刻連結,在同時代的其他作品可說是相當少見。威尼斯雙年展策展團隊近期公佈2024年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的展出藝術家名單包含了法賈希迪,此舉旨在凸顯亞洲及其他大洲湧現的現代主義運動之重要性,雖然西方以外區域的運動風潮對於西方藝術世界來說較為陌生,卻仍是推動藝術史的「歷史核心」之一。
1960年代早期,隨著政治局勢日益緊張,抽象藝術在日惹的存在幾乎被邊緣化。此一時期,由於抽象藝術與西方的影響有所關聯,其意識形態難以被印尼共產黨 (PKI) 支持的人民文化協會 (LEKRA) 認同,而人民文化協會掌握著藝術補助資源及支持體系。法賈希迪和韓迪歐因此成為僅存兩位堅持抽象藝術的藝術家,他們拒絕僅為自保而屈服妥協,不願創作符合政治規範的「正確」藝術,且從未放棄抽象藝術的實踐與展出。
即使文化政治背景各異,這三位藝術家擁有共同的追求,在各方面尋求框架界限的突破——包括概念的再現、生命經驗的詮釋、藝術技法的創新等。
本次展覽匯聚了朱為白、法賈希迪及韓迪歐三位大家的作品,期能邀請觀眾一同思索探究看似簡單的線條色塊組合背後的力量,以及其所反映藝術家於哲學、政治、音樂領域的思考。這三位現代抽象繪畫史上舉足輕重的藝術巨擘,時至今日仍對當代的藝術社群有著持續且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