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 On the Voyage
藝術家 Alejandro Acosta, Deborah Brown, Howard Fonda, Florence Hutchings, Liz Markus, Kayla Mattes, Ben Sanders, David Brian Smith, Emma Stone-Johnson, Margaux Valengin, Guy Yanai
展期 2023.09.09 – 10.15
開幕 2023.09.16(六)4:00 p.m
地點
亞洲藝術中心(北京)

On the Voyage

亞洲藝術中心榮幸地宣佈將於2023年9月9日至10月15日在北京空間舉辦展覽「On the Voyage」,本次展覽彙集來自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以色列五個國家共十一位藝術家的最新創作。從「科技批判」、「感官生活」、「記憶迴旋」、「模糊夢境」四個維度呈現人類社會發展的新形態。本次展覽以「On the Voyage」為題,在全球化時代、不確定性時代,文明縱橫交錯各放異彩。藝術家多樣的國界、背景擲入一個具有社會性意義的語境以及面對時代問題的深入思考,揚帆啟航,駛向人類思想的洪流。

 

科技批判

Alejandro Acosta(b.1991,西班牙)反思我們在科技形塑人類行為與思想的時代,「數位化」已經成為我們觀看世界的濾鏡,世界會改變(扭曲)成怎樣的圖像,人們的生活是否千篇一律地變成沉迷於螢幕帶來的圖像、表像、靈性的世界是否還有人願意探索的追問;Howard Fonda(b.1974,美國)充滿著童趣而多彩的畫面是Fonda極具個人特色的表達方式。在歷史、哲學等方面的涵養,令Fonda的作品不僅止于童話的天真,而富有思想性、韻律感的表達出現在畫面的某個角落,察覺深藏繪畫中的寓意;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教授伊桑·祖克曼(Ethan Zuckerman)於2008年提出的關於平面設計的「可愛貓理論」深刻影響著Kayla Mattes(b.1989,美國)的創作。豢養雙貓的Mattes在數位生活中反思現代人對螢幕的沉迷,她使用「掛毯編織」的形式表達,在長時間的構思編織過程中,藝術家感受這個高速運轉的社會彷佛放慢了速度。Mattes的掛毯創作充滿迷因文化、網路上的吉祥物、可愛貓等等,作品活潑的調性也許讓觀者更直接地感受到混沌的世界現狀。

 

感官生活

Deborah Brown (b.1955,美國)作品中俐落清晰的影子做為畫中主角,是她最為得心應手的表達。Deborah帶著狗在紐約布魯克林穿梭,低矮的廠房正是布魯克林最常見的建築,以極強烈的色彩與光影作為藝術語言,而律動輕快的筆觸,合成一股強勁的視覺衝擊,尋常不過的街景令人耳目一新。人物從不轉身,充滿未知感;Florence Hutchings(b.1996,英國)的作品圍繞日常生活的詩意展開,無論是工作室、臥室的掛衣杆,都融入了她的生活元素。Florence將這些物體描繪成近乎抽象的形式,賦予它們她在其中看到的生命和活力。她的作品極具層次與質感,這是因為她幾乎所有的作品都不斷地重新繪畫、疊加以及拼貼;Liz Markus(b.1967,美國)神秘的霸王龍繪畫源於無處不在的萬聖節服裝,而不是插圖或電影中對恐龍的實際解釋。這是Markus最愛的主題之一,在外觀上變得更加抽象,在審美上則更加迷幻;再平凡的風景透過Guy Yanai(b.1977,以色列)洗煉純粹的筆法、細緻而排列縝密、張弛有度的線條及筆觸,聚攏成藝術家眼裡的特殊景致。Guy試圖消弭空間的立體感,讓人聯想到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立體主義風格,與野獸派創始人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畫面中綺麗的色彩。

 

記憶迴旋

David Brian Smith(b.1981,英國)的創作專注於風景畫,以此作為與其家族歷史回溯的一種方式。Smith在鄉村長大,而後搬遷至倫敦,在一段時間的工作、生活後引發了他對重返鄉村的渴望。Smith利用他的實踐來重新想像他的過去,並展望他未來的地位。Margaux Valengin(b.1992,法國)探索實踐抽象與具象的界限。受到了女性超現實主義畫家的影響。Margaux的作品描繪了女性身體、動植物等有機形式在資本主義現代性的束縛下的狀態。Margaux將無意識的夢境拼裝起來——由科學插圖、互聯網庫存圖像和歐洲藝術史的典故組成——來面對階級和性別的議題。

 

模糊夢境

Ben Sanders(b.1989,美國)在父親製作好萊塢電影佈景的工作室裡渡過他的童年。其抽象作品最明顯的特徵是用色飽和,氣氛浪漫與歡快,作品靈感來自於食物、飲料、Logo等,但幾經完全地抽象化,帶領人們進入各種漂浮的情境,好比在宇宙中、海流中徜徉,觸發我們對抽象無盡的想像;觀看Emma Stone-Johnson (b.1982,英國)的作品色彩從畫面上滲出,筆觸猶如含混的標點符號,顏料形成小溝壑。Emma對顏色進行編碼,這不但是藝術家對顏料及色彩的研究,也是她的自我分析。

ON-SITE

ARTWORKS

Alejandro Acosta Stasis

Alejandro Acosta Z

Alejandro Acosta Nighthawks

Alejandro Acosta Mundo Imagen

Deborah Brown Signs of Spring

Deborah Brown Red Heart

Howard Fonda Untitled  (crow, greater green snake, tiger, red billed blue magpie, silver oriole)

Howard Fonda Untitled (black-hooded oriole, crow, gibbon)

Howard Fonda Untitled (Chinese grosbeak, crow, clouded leopard, Rhesus macaque, reed bunting)

Florence Hutchings Living Room (Pink Chairs)

Florence Hutchings Family around the Table

Liz Markus TRex 15

Liz Markus TRex 14

Kayla Mattes Brioche

Kayla Mattes Copycat

Kayla Mattes Pumpernickeled

Kayla Mattes DOOMSCROLL

Kayla Mattes Situation Normal, All f* ked up

Margaux Valengin Flowback

Margaux Valengin Round Through

Ben Sanders Siren XVIII (Birth)

Ben Sanders Siren (Day & Night)

Ben Sanders Siren XVII

Ben Sanders Siren XV

Ben Sanders Red Sentinel

Ben Sanders Visitor II

Ben Sanders Magnet III

Ben Sanders First Atom

Emma Stone-Johnson Smooth Medallion

Emma Stone-Johnson Letter to Sepia

Emma-Stone-Johnson Plunge

Emma Stone-Johnson Sun Seeds

David Brian Smith Great Expectations-Five Trees

Guy Yanai On the Way to Rennes

Guy Yanai Salina Door

Guy Yanai Ariel’s Flowers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