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 不是繪畫─關於繪畫邊界的探索
展覽總監 昊美術館 張莉娸
藝術家 陳彧凡、董大為、李姝睿、李易紋、馬樹青
展期 Jan.31-Mar.29,2015
開幕 Jan.31(Sat.)3pm
地點
亞洲藝術中心 台北二館

不是繪畫─關於繪畫邊界的探索

本展聚集五位各具風格及備受國際矚目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陳彧凡、董大為、李姝睿、李易紋和馬樹青,展覽旨在探討「繪畫」在當代語彙中的各種可能性,將繪畫延伸和再闡釋,「繪畫」不單純是「繪畫」,但也是「繪畫」,也許是突破二維空間的載體、亦或是方法論的轉變,挑戰觀看的姿態、推展繪畫的界線。

「不是繪畫,這個「不是」恰又回歸到語言意義上的「是」,引申出無數推及到思想最深處的涵義。對當代繪畫而言,是與不是之間不再是需要探討的問題。這個展覽,不是提出一個觀點,而是一個現象;不是提出一個結論,而是更多開放性的可能性。」 -展覽總監 張莉娸

陳彧凡

1973年生於福建,陳彧凡取源於「道」和「禪」,將重複排列的點和線置於空白的背景之中,體現繁事化簡為一的精神訴求,藝術家透過反覆滴流顏料,將時間凝結在畫布之上,將作品生成的過程赤裸裸展現於我們眼前。

董大為

1981年生於大連,此次董大為首度來台現場製作,將粉彩筆重複在木板上劃過,飄落的粉末形成自然的時間記錄,色粉之間無聲的碰撞引發出那些非人為、無法被複製的意外場景,同時展現繪畫的瞬間和永恆。

李姝睿

1981年生於重慶,李姝睿的作品擅於激發細微的感官感受,此次展出的幾何金屬裝置,延續其噴漆創作,顏料以狹窄的形態出現在金屬邊緣,輕微地影響觀者對作品輕重、尖鈍、緩急的判斷,與觀者的身體形成巧妙的互動。

李易紋

1982年生於河南,李易紋長年研習篆刻技藝,這次展出的篆刻計畫-《亂景》系列,通過有意無意對現實、記憶、虛擬的圖像的挪用,以刀作筆,將圖像簡化,抽離出單純的結構,在方寸間尋找現實與抽象的連結。

馬樹青

1956年生於天津,馬樹青用厚重的顏料反覆重疊色彩,並刻意去除畫作的視覺中心,盡可能減少畫面指涉的想像,色彩以具有量體的顏料存在,並在畫框邊緣碰撞出豐富的肌理,使創作過程中的「時間」和「空間」成為可觸之物。

ON-SITE
ARTWORKS

陳彧凡 信仰

陳彧凡 信仰(局部)

陳彧凡 衍生物

陳彧凡 衍生物(局部)

董大為 現場創作

董大為 現場創作

董大為 現場創作

董大為 現場創作

董大為 塵歸塵–AAC

董大為 塵歸塵–AAC(局部)

董大為 塵歸塵–AAC(局部)

李姝睿 Sharp

李姝睿 Sharp (局部)

李姝睿 Sharp (局部)

李易紋 篆刻計畫–《亂景》系列(局部)

李易紋 篆刻計畫–《亂景》系列(局部)

李易紋 篆刻計畫–《亂景》系列(局部)

馬樹青 四季 1

馬樹青 地中海 2

馬樹青 地中海 2 (局部)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