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如山之想60 年”来自作品〈如山之想〉。〈如山之想〉是庄喆1960年的创作,除可视为抽象山系列“山想”的起点,更可视为他抽象创作的开端;本次展览共计展出十四件作品,“山想”系列的其中六件乃由庄喆亲自为本展挑选,从上世纪六〇年代至2019 年,横跨一甲子,在每个十年间都精选一张代表性的画作:〈初始〉1962、〈影〉1979、〈珠露满山〉1987、〈春之道〉1991、〈深〉2001 及〈醒〉2019,除了与〈如山之想〉产生呼应与连结外,更试图牵引观者从“山”的思维去探究庄喆抽象画背后所蕴含的语境与意识。
山,对于庄喆来说,是一种生命经历,也是一种绘画意识的辩证。在他过往的成长历程中,与“山水”有密不可分的干系,包括现实生活的居住场域;又或因父亲庄严(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关系,能时常接触中国古代名家的山水画作,如他所敬仰的石涛、八大、徐渭、陈洪绶等;山,俨然成为日后庄喆绘画中的东方文化象征,更奠定成为他创作养分的泉源。庄喆1958年于师大艺术系毕业后,随及加入五月画会,在1960年的第四届五月画展中,是他首次以抽象形式的作品展出,但此时他的创作还处在一种“自省”的状态,思考中国绘画与西方思潮冲击的矛盾与兼容性;自此的十年间,庄喆就在这种困境的状态游移,意图在画面中寻找某种真实的存有,更试图从媒材及绘画工具去重构中国画的定义。他认为:
“中国画过去的主力不能不说是以山水为重点,所以在下意识里已经有重新表现山水的想法,……”
1977年的〈迷雾〉标记了庄喆的一大突破,他的抽象划开始使用油彩与压克力,并将书法融入在“笔势”中展现,摆脱了六〇年代的文字入画融合拼贴及水墨;在媒材运用过程中,他变化万千的颗粒色点和肌理反映出流动的空气感,表达“抽象”与“山水”更真切的意涵;一种非人为的自然状态,回归到绘画的初始,这也就是庄喆力图传达的“真实”。本展中的〈风景十〉1972、〈风景 77-8〉1977、〈抽象〉1989、〈碧水绿荫〉1989、〈隔山有雨〉1993、〈余晖万钧〉2007,无不是在抽象形式基础上借由画面的构成让绘画之道与自然之道的精神并行呈现,由外观自然深入至精神自然,在虚灵转润显出犷悍之昂扬气势,抑扬顿挫伴随色彩的恣意放纵,在空间中走向近乎狂喜之状态,实为艺术家顿悟的智慧。
综观庄喆的绘画发展历程,从六〇年代即以前卫的思想及画风,在那冲击荡漾的年代取得画坛主流的地位,领衔台湾现代绘画运动从媒材到观念意识的转变;他长期致力于绘画与抽象的探讨,且一贯地从抽象表现手法捕捉中国山水,或说东方绘画精神的真实性;足以体现这位学术与绘画并进艺术家超越时代的先见。